(新中国70年)人物志:追记中国“激光陀螺奠基者”高伯龙:大国重器的“点睛人”
长沙9月13日电 题:追记中国“激光陀螺奠基者”高伯龙:大国重器的“点睛人”
作者 李纯 贾朝星
“真正的爱国应该是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利益密切结合”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生前曾有此言。这位中国的“激光陀螺奠基者”带领团队科研攻关20余载,让中国拥有了独立制造激光陀螺的能力。
激光陀螺是自主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,也是武器装备精确定位、精确控制、精确打击的核心技术保障。为中国的航母、导弹、潜艇等大国重器点上“火眼金睛”之人便是高伯龙。
1951年,高伯龙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,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。1954年,他被调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,开始在“哈军工”任教,从此与部队结缘。这一年,高伯龙26岁。
1970年,高伯龙随校迁至长沙。一年后,钱学森将写有激光陀螺大致原理的两张纸交给学校,即后人所称的“钱学森密码”。1975年,根据学校安排,高伯龙离开钟爱的理论物理行当,进入激光陀螺研制团队。这一年,高伯龙47岁。
彼时科研的难题是如何选择激光陀螺的发展道路。通过大量计算,高伯龙反推出激光陀螺的若干关键理论认识与结论,提出中国独有的研制方案,为激光陀螺的研发指明路径。
据资料记载,忆起清华同窗高伯龙,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称他“物理概念非常之清楚”;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评价说,高伯龙在班上“水平是最高的”。
国防科技大学某系主任罗晖认为,正是凭借深厚的数理功底,高伯龙首先对激光陀螺的误差因素进行理论分析,才能在客观条件限制下确立更为可行的研发道路。
方向既定,科研团队逐项开展技术攻关,攀登起激光陀螺研制的“高峰”。其中最难攻克的“关口”在于鉴别、选用光学薄膜,这是当时激光陀螺研发迟滞不前的症结。
上世纪70年代,中国的国产膜片技术处在起步阶段,尚无鉴定仪器和检测标准。钻研原理并结合大量实验,高伯龙设计出第一台激光DF透反仪,为激光陀螺的进一步研制开出“对症药”。时至今日,该型仪器仍是镀膜工艺的重要设备。
科研攻关20年,高伯龙的“攀山路”充满起伏。由于美国三家公司纷纷下马同类型激光陀螺项目,当1984年实验室样机通过鉴定时,中国国内仍对研究方向存在质疑。1993年,工程化样机在鉴定过程中突遇问题,激光陀螺研制险遭终结。
直到1994年11月8日,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最终通过鉴定,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。这一年,高伯龙66岁。
“高院士的理论指导引领了中国激光陀螺发展的正确方向。”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张斌说,激光陀螺涉及光学、电学、机械等十几门学科的顶尖技术。能够综合性掌握这些技术,独立完成从引进原材料到制作成品的全闭环流程,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。
本世纪初,装备激光陀螺的某型武器在某海域进行测试,全部命中目标,人民海军首次实现“百发百中”。评价激光陀螺之于军队发展的作用,国防科技大学高级实验师周宁平直言:“是质的飞跃。”
如今回首高伯龙的一生,这位中国激光陀螺领域的领军人物,最初的志向却是研究理论物理。从“搞研究”到“搞教学”再到“搞技术”,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度令他十分苦恼:“明明你生活在高山上,却不想爬山而想学游泳。”
多年后忆及这段经历,高伯龙说,一个人的志愿应该与客观实际相符合,应该符合国家的需求。“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;要干,就要干好这个世界难题。”走过这段心路历程,高伯龙做出了“事业上一次艰难的抉择”,“改行”研究激光陀螺是他人生的又一次转折。
晚年的高伯龙仍坚持每日工作。2014年,他身穿背心在电脑前工作的画面出现在一则电视报道中,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段公开影像。这一年,高伯龙86岁。2017年12月6日,老院士在长沙离世。
当天下午,校方请张斌提供一些高院士的照片,以作追思。“找照片的时候还没什么,后来和学校政委一起一张张地看,看着看着就不行了……”回忆至此,张斌哽咽无语,抬手抹去泪水。
“老爷子做的都是实事,他认为激光陀螺对国家有用就实际去做,不去做那些虚的东西。”谈及高伯龙的精神遗产,罗晖说,首先是一份做事的执着。“几十个人几十年做同一件事,这样才能做成一件大事。”(完)
责编: